导读: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干扰到他将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很多方面的范围。培养正常健康的孩子,才给他将来的成功奠定根基。依据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发表报告,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特点。
大家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干扰到他将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很多方面的范围。培养正常健康的孩子,才给他将来的成功奠定根基。依据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发表报告,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特点。这一报告为三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英伦三岛引起哄动。
科学佐证三岁看老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应聘,每名幼儿都被问了22个行为特征方面的问题。依据应聘结果,这类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2003年,也就是当他们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第三与他们进行了面议,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率最低的一类。现在,他们要比普通人更倾向于隐瞒我们的感情,不想去影响别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致使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为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现在,与别的人相比,这类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烦恼和愤怒。熟知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特点也和小时候一样。
4高危性格信号父母应干涉
3-6岁,一般让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非常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特点、理想和生活方法都是在这期间形成的。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人的不少性情在非常小时候,就初见倪端了。年轻的爸爸妈妈期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青睐的人。只是这类特质不会只不过由于爸爸妈妈的期望,就会出现,更多状况下,是需要父母关注和进行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