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园的小朋友,大部分父母都会给报这个那个的兴趣班,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养。确实,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学些东西有好处,但望子成龙的心态有时又让爸爸妈妈不免走入另一个误区。静下心来想想,你已经或正在走入什么误区
误区之1、只重结果,忽略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重视孩子掌握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重视孩子是不是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父母只重视孩子算得是不是快;学跳舞的父母只重视孩子是不是掌握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重视结果,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重压。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要紧。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他们多个器官、多种感觉,培养多方面能力。譬如学习弹琴,手眼耳的协调尤为重要,耐性、毅力、战胜困难的能力决定着他是不是能学习下来,而经过自己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收获感也使他心情愉悦。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类品质,父母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将来影响深远。
再有,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功可能只不过学习中的一个小节,譬如跳舞,一个舞步要练好长期,给爸爸妈妈的感觉是孩子几次课什么正经的也没学,但事实上,基本功的练习是为让孩子能完整跳下整个舞蹈而打下好基础。基本功假如不扎实,学到一定量可能就学不下去了。
误区之2、周末上兴趣班好似赶场,没了亲子时间
有的父母不在乎烧钱多少,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英语、影视表演、钢琴、滚轴孩子忙,父母也跟着一块忙。本来上一星期婴幼儿园就没多少时间陪孩子,而周末又全用来上兴趣班了。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不能离开亲情的,与爸爸妈妈在一块,是使他们心理进步正常的基础,假如忽略婴幼儿心理与亲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变得叛逆、爱发脾气等等。以后容易与子女在心理上产生隔阂,很难交流。
再者,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劳、厌倦。以后他可能对什么都了解一点儿,但对什么都不精。不如只选择一两项重点学,掌握了再学其他项目。孩子假如在什么项目上特别有潜力,就要多花时间重点培养。
误区之3、把我们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有的父母小时候条件不好,没条件达成理想,而有了孩子后,就把理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譬如一位父母,英语顶呱呱一直是他的梦想,他就让孩子从小上英语班学英语,而成绩稍有不好就一通批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我们的想法。他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假如大人把自己有兴趣的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爸爸妈妈的愿望,那孩子的负担就太重了,孩子学习起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挑选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对于有兴趣的事,孩子能学得又快又好。而爸爸妈妈我们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去接近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