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拖拉只不过一个习惯,并非一个人的个性特点,更不是性格缺点。父母在着手帮孩子改掉这个问题时,需要让孩子了解这一点:拖拉只不过一种不好的习惯,而且是可以改变的。孩子做事拖拉是什么原因专家通过对做事拖拉的孩子进行跟踪知道和深入调查,找到了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些缘由。家庭影响孩子拖拖拉拉的行为可能与爸爸妈妈自己的行为有关。有的爸爸妈妈平常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报纸,有的爸爸妈妈也会由于疲倦或懒惰而拖延该完成的工作,这类行为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培养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拖拖拉拉等不好的习惯。因此,爸爸妈妈可以先自我检查,为孩子做个好榜样。爸爸妈妈过分娇纵对孩子小心服侍、百般疼爱,是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一同方法,以女人更为突出。具体表目前:早晨亲亲摸摸,拉出被窝,穿好衣裳,挤了牙膏,喂了早餐,送进学校;中午接进大门,端上饭碗,又哄又劝,吃完午饭,又拍又打,洗了手脸,整好衣服,再送学校;晚上一进家门,就说好累,书包一扔,打开电视,就势一躺,说是换脑,又催又哄,打开书包,作业摊开,父母陪着,很不容易,作业完了,父母赶快,整理书桌,倒好热水,刷牙洗脚,一双袜子,父母包了。
以上所说,虽然可能不尽相同,但更不是瞎说。而所过分娇纵的这类孩子,却并不理解父母的关爱,觉得理所当然。每件事依靠父母,起床慢,走路慢,做作业慢,直到拖拉得叫人头痛。负担过重目前的孩子学业负担非常重,学校里有听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回到家,还有父母布置的没完没了的复习资料。孩子没早些做完作业的期望,也不再有做好作业的愉悦,横竖都是做不完的作业,索性边做边玩,做到什么地方算到什么地方。久而久之,做事磨磨蹭蹭的习惯就形成了。4毫无兴趣因为生活条件优越等缘由,孩子学习缺少了动力。假如再缺少了师长的鼓励,孩子就会渐渐产生不想上学情绪。如此一来,要孩子做作业,他就会要东西、上卫生间、找橡皮、削铅笔,他就会打瞌睡、抓鼻子、挠耳朵身体原因对于写作业这一过程来讲,运动技能进步不佳的孩子,在写作业时坐久了就容易感觉到疲倦,而书写时手的灵活性直接决定了孩子在书写时的速度。
游戏的影响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电教媒体走进了学校,走进了家庭,这当然十分可喜。但同时,电子游戏也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进入了孩子们的生活。假如缺少了师长准时、正确的引导,孩子便会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当他们的头脑里装满了游戏,学习成为一种累赘的时候,他们如何会精力充沛、兴致勃勃地学习呢?这个时候,作业浪费时间、水平差,做事磨蹭,也就成了孩子的特征。怎么样改变孩子拖拉的习惯据有关调查,71.4%的小学生多少有磨蹭、拖拉的问题。如何纠正孩子的这一不好的习惯呢?递减法改掉不好的习惯孩子的不好的行为,如果是是初犯,可以运用忽略、不直接作反应的办法来削弱。但事实上,真的初犯就被注意到是不好的行为的极少,多数是出现好多次将来才被发觉。爸爸妈妈发现的时候,习惯已经形成了。可是一般爸爸妈妈总是忽视这项重点原因,恨不能立刻改变。因此,会把儿童所要改变的不好的行为的规范定得非常高、非常严格、非常硬性,形成双方对立的尖锐形势。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千万不可以着急,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案。比如,孩子做作业拖拉,第一步可与孩子约法三章,假如写作业时,每小时能减到3次之内的离座次数,就能允许看电视,不然就禁止看6点钟的动画片。
第二步,等孩子能完全做到每一个小时离座低于3次的规范时,再把标准依次提升到2次、1次。一般3个月将来,孩子就能改掉写作业拖拉的习惯。鼓励法强化进步针对孩子每次的进步,父母都要进行准时的鼓励来强化他的这种行为。强化孩子的亮点这种办法对一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培养高效学习习惯是十分有效的。发现孩子一个小的亮点就要进行适合的表彰和夸大。譬如,孩子在写作业时专注力非常不错,事后准时对他进行表彰,在别的人面前常常有意无意地当着孩子的面夸他是一个学习专注力非常不错的孩子。如此使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专注力非常不错的孩子,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慢慢地孩子的专注力就得到了提升。推行自然后果惩罚法比如,孩子平常特别赖床,起床着装时故意磨蹭,父母别着急,让孩子急。不要帮他扣扣子,只在一边提醒:再不快点,就迟到了,我可不助你穿衣、筹备东西。给他创造一次迟到的机会。迟到了,就要挨批评。
还有,孩子吃饭故意磨蹭时,家别的人吃完后,故意将饭菜端走,说:大家的时间非常紧,不可以等你了,吃完后自己洗干净放回橱柜。通过几次自然后果的惩罚,孩子尝到了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危害,下次就再也不敢有。拟定互相监督计划孩子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时间观念有关。对此,父母第一要帮他认识到磨蹭给他一个人和爸爸妈妈都带来不好的后果,接着与孩子一块拟定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让他监督父母有没磨蹭现象。和孩子一块制定生活日程表,记录天天早晨着装、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一段时间后看有没进步(可故意让孩子赢)。孩子为我们的进步而开心,主动加快了我们的做事速度,时间观念也加大了。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动手能力差,做事也会磨磨蹭蹭。应该注意练习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平常父母要携带孩子打羽毛球、打篮球、游泳、抛接球等。在学习态度方面,写作业时间每次不要超越50分钟;学习时不要吃东西、不说话、不听音乐、不看电视、不上卫生间;动作非常紧张地做题,不会做的题先放一边,不要一想就是半天;学习一段时间后休息10分钟。在生活习惯上,注意练习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整理书包和屋子,还要学做家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与改造,孩子做事磨蹭的问题就会得到改变。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假如父亲爱上网,母亲常常打电话、唠家常,孩子常常被爸爸妈妈所吸引,时常探头探脑,或者从房间出来转一圈,就不会安心学习。为此,父亲要主动降低上网时间,避开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上网;母亲也要克制自己,尽可能不打电话,即便非打不可,也要控制声音,预防干扰孩子。另外,在做家务时,父母也尽可能预防发出非常响的声音。家的环境安静了,孩子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提升,拖拉的现象也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