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研究中也有同样的说法:早在1980年,卡斯比教授就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婴幼儿进行了测试。受测试儿都被问到22个行为特征方面的问题。依据测试结果,这类婴幼儿被划分为充满自信、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种类。其中充满自信型婴幼儿占28%,好适应型婴幼儿占40%,沉默寡言型婴幼儿占8%,坐立不安型婴幼儿占10%,自我约束型婴幼儿占14%。
二十三年后,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第三与他们进行了面议,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他们惊异地发现这类孩子的性格特点基本没改变。
卡斯比教授以此为据觉得,孩子的性格特点特点在3岁之前已基本定型,虽然在将来成长过程中有肯定改变,这种变化好像不太明显。因此,卡斯比教授倡导爸爸妈妈和婴幼儿园老师务必认真对待3岁以内幼儿的各种行为。
前几期,大家在爸爸妈妈学堂版讨论过孩子成长中的镜像期,即像照镜子一样地学习事物,同意外面的环境。孩子来到人间,第一个接触的环境就是大家爸爸妈妈提供的家庭环境,爸爸妈妈打造的家庭人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婴幼儿的成长。有人说,没爸爸妈妈不喜欢孩子,这句话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话之一,由于果真如此,这个世界至少要比目前美好100倍。譬如,希特勒的父亲不狂暴地虐待我们的儿子,世界上就会少一个战争狂人那样大家又该如何防止类似这种事情发生,如何才能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呢?
第一作为婴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爸爸妈妈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行为模仿对象,爸爸妈妈在家庭关系中所饰演的角色必须要健康,在平常的日常要互有关心,互相照顾,如此孩子才会从爸爸妈妈的身上掌握关心其他人。爸爸妈妈间假如有建议分歧,要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交流,不要大吵大闹,互相指责,这对幼小的孩子极为不利,他们比较容易模仿大人的行为,日后与别人有不认可见时,也会采取这种不妥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另外,爸爸妈妈在教育观念上要一致,不要你说一套,他说一套,如此会使婴幼儿无所适从,由于他还没分辨能力,不了解该听哪个的。爸爸妈妈在家庭日常的榜样用途是无穷的,你对老人、亲朋好友的态度也会成为他模仿的对象,所以在为婴幼儿打造好的家庭人际环境时,爸爸妈妈有哪些用途是很重要的。
在平常的日常,不可以由于过分过分娇纵,而把孩子圈养起来,不让他与外面交际,而应为孩子的交往提供机会和条件,鼓励孩子与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交往,当婴幼儿间有矛盾时,引导他正确对待我们的错误行为,第一了解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然后鼓励他改正那些错误的行为。另外还要引导婴幼儿用礼貌语言,当有人为自己让坐,或帮助自己时,教会婴幼儿说:谢谢!假如有别的婴幼儿邀请自己一块游戏时,教会婴幼儿要为人热情,待人大方地与其他人相处,一同享受游戏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