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三年级(上)语文 金色的草地 同步复习资料
1、看拼音,写词汇。
1、父亲在河边guān chá( )地形,筹备diào yú( )。
2、让孩子尽情地wán shuǎ( ),他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lè qù( )。
3、我xǐ huān( )shèng kāi( )的 pú gōng yīng( )花。
2、用“__________”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1、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查。 ( )
2、放学了,小朋友们在草坪上玩要。 ( )
3、他和大家一块捶觉,和大家一块起床。 ( )
4、小猫什么时间能掌握钩鱼呢?
5、在草丛中,我发现了一此蒲公英的种子。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汇的反义词。
1、蒲公英给大家带来了不少快乐。 ( )
2、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 )
3、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大家最喜欢的一种花。( )
4、依据意思选择正确的词汇,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假装 合拢
1、合到一块;闭合。
2、形容非常规矩,非常庄重。
3、吸引大家注意。形容人或事物与众不同,对人有吸引力。
4、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
5、词汇搭配,连一连。
可爱的 小草 住在 一吹
有趣的 草地 一大片 察看
金色的 时候 使劲 草地
傍晚的 蒲公英 仔细 乡下
6、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起得非常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非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何呢?我来到草地上,注意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大家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找出文中描写时间的词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大家可以看出句中把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
3、草地变成金色,是由于,草地变成绿色,是由于。
A、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 B、草地上蒲公英的花瓣都张开了
7、课外阅读。
我爱三角梅
在百花中,我最爱三角梅。
三角梅有紫色的、洁白的、金黄的。特别是校园门口那一株,它爬上墙头,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在春风中欢笑着,十分惹人喜欢。
气候转暖将来,三角梅的枝条上便开满了花。三角梅的花非常小,苞片呈叶状,三枚苞片就像三个卫兵守护着小花。小花( )不起眼,( )常常引来蜜(蜂 峰)和蝴(碟 蝶)围着(采彩)花粉。 三角梅的叶子是绿色的,有点像桃子形。当缺水时,叶子就把水让给它们,尽管自己因缺水低垂着,却让花儿依然争相开放,多么可贵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啊! 三角梅粗壮的茎是(棕综)色的。茎上、枝条上长有小刺。( )哪个敢欺负它,它( )会毫不客气地扎你。
三角梅有非常强的适应性。( )在苗圃、墙角或石缝中,它( )能顽强地成长。在花盆里,它还可以塑导致绮丽多姿的盆景。
三角梅是在40年代从南美洲的巴西引进厦门的。厦门的自然条件好像适合它成长。目前三角梅已(遍 篇) 布在世界各地,但据了解极少见像大家厦门这里长得这么好的。厦门人民十分喜欢它,它(象 像)征着团结和友谊。
我爱大家厦门的市花——三角梅。
1、用“√”标出括号里正确的字。
2、在“( )”里填上适合的关联词。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同义词。
特别( ) 伸展( ) 多姿多彩( )
4、短文先介绍__________,再详细介绍三角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最后写出了厦门人对它的__________之情。
参考答案
1、看拼音,写词汇。
1、察看 钓鱼2、玩耍 乐趣3、喜欢 盛开 蒲公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会状况,重点注意“钓鱼”“玩耍”的写法。
2、用“__________”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1、查(察) 2、要(耍) 3、捶(睡) 4、钩 5、此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错别字的甄别能力,错别字甄别是考验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会能力的办法,重点注意“察”“钓”等字。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汇的反义词。
1、悲伤 2、乏味 3、讨厌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反义词的学会。
4、依据意思选择正确的词汇,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合拢 2. 一本正经 3.引人注目 4.假装
5、词汇搭配,连一连。
可爱的 小草 住在 一吹
有趣的 草地 一大片 察看
金色的 时候 使劲 草地
傍晚的 蒲公英 仔细 乡下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词汇搭配的记忆,此题出现的词汇搭配均为教程中的词组。
6、课内阅读。
1、非常早 中午 傍晚
2、蒲公英的花就像大家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 手掌
分析:怎么分辨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不可以将“像”、“似”、“仿佛”这种词作为主要依据,主要应剖析句子中是不是存在比喻关系,也就是要看句子中有没用一种事物去比另一种事物,有没两种事物在打比方,有些,是比喻句;没的,不是比喻句。
3、B A
分析:本次课内阅读主如果为下节课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做铺垫。
7、课外阅读。
1、蜂 蝶 采 棕 遍 象
2、虽然 但 假如 就 不管 都
3、特别 舒展 绮丽多姿
4、我喜欢三角梅 色 花 叶 茎 适应性 喜欢
分析:此课外阅读题相对来讲比较简单,主要考查的学生对文章的字词与整体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