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教育部“儿童进步指南”引发父母热议

   日期:2024-11-03     来源:www.huicba.com    浏览:529    
文章简介:长期以来,“别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适得其反”式超前教育在大家的身边大行其道,这无形中成了磨灭孩子天性的祸端。基于此,日前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进步指南》公开征求建议,却引发了不少的争议。
教育部“儿童发展指南”引发家长热议

长期以来,“别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适得其反”式超前教育在大家的身边大行其道,这无形中成了磨灭孩子天性的祸端。基于此,日前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进步指南》公开征求建议,却引发了不少的争议。

治标不治本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进步指南》(征求建议稿)5月24日一经发布,立刻在各大网站、亲子平台掀起波澜。

截至5月31日,就有近千人参与了某网站专门就《指南》进行的调查。其中,选择“赞成,别给孩子太大重压”的,占38.58%;选择“反对,孩子教育应尽快开始”的,占4.09%;选择“规定虽好,落实恐有困难程度”的,占5.82%;选择“治标不治本,应从根子上改起”的,占51.51%。多数人赞成《3~6岁儿童学习与进步指南》,但也担心能否真的落实。

大多数父母认识到幼教中存在“适得其反”等问题,也渴望给孩子一个开心的童年,所以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进步指南》的公开征求建议让父母心头一亮。但因对社会“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积重难返的现实深感无奈,便觉得该《指南》的“药性”太轻了,“治标不治本,落实恐有困难程度,成一纸空文!”

《3~6岁儿童学习与进步指南》中,针对5~6岁儿童,数学能力只须求“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对此父母董芳担心:“孩子只能10以内加减,能进入好小学吗?目前上好一点的小学,都要经过考试面试。即使进了小学,孩子这点常识水平,能跟得上吗?”

父母袁媛坦言,虽然比较认同《指南》中的规定,可真的落实到自己孩子身上,心里没底。还是期望让孩子多学一点儿,婴幼儿园多教一点儿。

落实有困难程度

“‘珍视婴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关注婴幼儿身心全方位和谐进步。’一直是大家努力的方向和办园理念。”石家庄某婴幼儿园园长表示,作为省直婴幼儿园,他们一直按国家颁布的规范实行,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到了大班,孩子人数会发生锐减。譬如小班、中班原为4个班,到了大班,人数会骤减为3个班。“这类孩子都被一些‘名’小学自设的学前班抢走了。”

为了生源考虑,有些婴幼儿园明知给孩子们上小学生的课程是泯灭孩子们的天性,但父母喜欢,并以此作为评价婴幼儿园优劣的规范,也只好将错就错。

一些小学之所以名声响亮,是由于它们赢在“小升初”应试教育上。“这类小学在教学上抓得特别紧。小学一年级前半学期的课程干脆省去,直接从后半学期的课程开始教。这就致使看重游戏教学的婴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跟不上,无奈之下,婴幼儿园只好被迫教小学的课程。”某市直婴幼儿园园长说。

无序的幼教市场

在各大婴幼儿园门口,常常会看到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在散发传单。为迎合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打出了“赢在起跑线”的口号。

他们大部分是用算数、写作、英语等内容招揽父母带孩子前来报班,鼓吹几天就能见效果。公然违背婴幼儿身心特征,以“小学化教育”为招揽学生的噱头,标榜短期内使得孩子的表现异于未同意相同种类教育的孩子,这自然会给父母强大的紧迫感,生源很热门,有父母甚至让孩子退园,直接去那里学习。

有专业人士提出说,遏制超前教育的决定权也在父母手里,只须父母认识到婴幼儿成长规律,维持镇定,都不会陷入上述任何一种误区。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