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父母应该怎么样积极评价孩子的考试成绩?

   日期:2024-11-27     来源:www.dyhlhr.com    浏览:360    
文章简介:不少父母都了解,成绩只不过代表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成就,要合理地看待,但当孩子的成绩摆在眼前时,父母的情绪却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被成绩所牵绊。“听过不少道理,但依旧说不好孩子的成绩。

不少父母都了解,成绩只不过代表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成就,要合理地看待,但当孩子的成绩摆在眼前时,父母的情绪却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被成绩所牵绊。

“听过不少道理,但依旧说不好孩子的成绩。” 不少父母都了解,成绩只不过代表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成就,要合理地看待,但当孩子的成绩摆在眼前时,父母的情绪却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被成绩所牵绊。 孩子考了好成绩,父母容易见到的不合理反应:

1、好成绩=物质奖励

小明:“母亲!我考了1、!” 母亲:“哎呀,真棒,这就带你去买变形金刚!” 下次考试前,小明:“母亲!这次你给我买什么玩具?” 误区:孩子的好成绩直接与外部的物质奖励相联系,会干扰孩子内在的收获动机。孩子的学习仿佛只不过为了考试,而考试只不过为了得到物质满足,孩子原先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力自然而然地被忽视了。

2、谦虚?打击!

小明:“母亲!我考了1、!” 母亲:“考了1、就沾沾自喜啦?你看你的数学,没考上满分,你的语文,也没隔壁小红考得好!总分1、不代表你就学得好,不可以骄傲!还要好好努力!” 误区:父母期望孩子谦虚、继续努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对于孩子的这类否定,容易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挫败感和重压感,甚至怀疑我们的能力,在其它事情上也开始担忧自己做得不够好,继而变得不自信。

3、怀疑孩子的能力

小明:“母亲!我考了1、!” 母亲:“是吗?你上次都没进前十,这就考了1、了?不会是抄的吧?” 误区:假如孩子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好成绩,父母的反应无疑会深深地伤害孩子;即使孩子是因为作弊才获得好成绩,如此直接戳穿也会刺痛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孩子是怎么样获得这样大的进步,大家可以感觉到孩子对好成绩的强烈渴望,而这种渴望背后,是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是一份寻求鼓励和认同的期盼。

对于孩子的好成绩,可以如此做:

1、一定孩子获得的成就,理解孩子的付出与努力,信赖孩子成长的动力,给孩子充满爱的抚慰和奖励。这个时候的奖励不应当是特殊的,可能和孩子参加了合唱团一样,或许是一顿美味的饭菜,或许是一个温暖的拥抱。

2、关注孩子的内在,让孩子表达我们的喜悦,同时也看到自己的能力与向上的决心。

3、适合引导孩子知道好成绩背后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空间,能够帮助激起孩子继续前行的动力。那当孩子成绩不好时,父母又该怎么样应付呢?这里给大伙推荐一个由儿子讲述的真实故事,看看这位父亲是如何做的。

我进入中学后,开始不听话、调皮、不想上学、爱做白日梦,天天都憧憬变成一个像舒马赫那样的赛车手。我的成绩非常糟糕,让教过我的老师都无计可施。

父亲找我谈话了,要就我的学习成绩与我展开讨论,他对我说:“你的老师告诉我,你目前整天梦想着当舒马赫那样的赛车手,变得不喜欢学习了,对吗?”(父亲没指责和比较,先确认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态度。指出“目前”和“变得”,说明父亲理解这是孩子阶段性的特征,并把这份理解传达给孩子。)

“是的。”我感觉他的话里有一些鄙视的成分,这是对一个14岁少年尊严的莫大侮辱。我有点挑衅地说:“舒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这么大时成绩也非常糟糕,他还考过零分,目前不照样当了世界顶级赛车手?”(知道孩子各年龄阶段的进步特征尤为重要,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青春期的孩子有自我中心的特征,很敏锐,更容易从自己片面的角度去看待其他人的态度。这个矛盾的时期常常有不听话的表现,想要追寻自我、挑战权威。)

父亲爽朗地笑了起来:“他考了零分,当了赛车手。可是,你从来就没考过零分啊,每次都是‘C’。”(父亲的情绪不受孩子挑衅的影响,依旧平和从容地从孩子现在的兴趣和偶像谈起,将它与孩子的现实状况联系起来,可以将谈话继续深入进行下去。)

“你期望我考个零分给你看看吗?” 他笑了:“好啊,这个主意很好!那大家打个赌吧,遵守考试规则的首要条件下,你如果考了零分,将来你的学业我绝不干预;但你要没考到零分就需要服从我的需要。怎么样?”大家认真地击掌为盟,我在心里已经开始窃笑。(父亲顺着孩子的意图,轻松又坚定地引导孩子订立协议,而协议的内容让孩子感觉如此更有机会达到我们的目的,很有魅惑力,当然顺利成交。如此的方法既让孩子感觉“有利可图”,又带给孩子遵守约定的责任感。) 结果不言而喻,想要完美地避开所有正确选项,拿到零分,并非件容易的事。我失败了,但父亲提出的条件却是:考到零分,就能早日获得自由。这至少比考A容易吧?我为了早日考到零分,我不由自主地开始好好学习。然后,我开始发现自己会的题越多,有把握做错的题就越多。一年后,我成功地考到了第一个零分!(父亲给了孩子继续再来的机会和宽松的空间,没时间限制,没无意义的需要,只有当时对孩子来讲很有吸引力的目的,孩子就有动力一路向前。) 后来,我考上了哈佛,读完硕士读博士;译了书写了书,拿了音乐奖,获得了表演奖;好像在十八岁将来,我就再也不去想做舒马赫第二了。我感觉我完全可以做到刘轩第一。(孩子顺利度过了青春期,找回了真的的自我,也成为了真的的自己。顺便一提,这位聪明的父亲就是美籍华人作家刘墉。)

对于孩子成绩差,父母可以如此做:

1、先让自己放松,假如感觉自己有情绪,可以等平静之后再和孩子交流;

2、不指责,不比较,第一知道孩子对考试成绩的感受和态度,让孩子感到我们的成绩、情绪、想法都被包容和接纳了;

3、从孩子的思路谈起,考虑怎么样能让孩子以合适的方法投入学习,并且不排斥、不感到重压;

4、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动力和愿望,但只有在信赖、自由、支持、吸引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展开双翼,起飞翱翔!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